点亮一盏灯 温暖一座城
湖北金租人抗疫日记
写于2020年3月9日 武汉封城第47天
我叫邱实,是湖北金融租赁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春节前在武汉爆发后,我和在汉同事第一时间响应集团和公司号召,加入帮扶突击队投身社区防控一线。已经不记清今天是第几个和同事在社区值守的夜晚,借着路灯回忆起这段特殊的经历,回到家记录下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感。
时光回溯到1月23日,本该迎来一个喜气祥和的春节,合家团聚、满堂欢喜。我也一样,早就计划好利用春节假期陪妻子回到江苏泰州老家探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封城通知,我和妻子毫无犹豫地选择了退票,留守武汉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0年2月11日,是我作为突击队员第一天上岗的日子。清晨,“武汉是我的第二个家乡,支持你去支援社区,但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啊”,妻子一边叮嘱我一边收拾防护装备。我点点头,出门赶往下沉的北湖德望社区与同事们汇合。北湖德望社区大多是缺少物业规范管理的老旧小区,在大家积极协配合下,第一天的值守工作便进行地有条不紊。虽然突击队员们来自不同公司、不同部门,但大家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默契配合。社区居民有买菜买药的需求,我们便开车满城去找。个别居民不配合测体温做登记,对我们出言不逊,我们也尽量调整心态、耐心劝阻。
我们很快迎来了第一次挑战。2020年2月15日的天气是封城以来最严峻的一天,低温伴随着狂风暴雨、夹杂着雪。此时的值守点大多是简易结构的帐篷支撑的,帐篷不停地被吹翻,我们几个男同志在附近找来四辆摩拜单车固定帐篷的四个脚,才勉强把帐篷支了起来,此时大家的鞋都已湿透。当我们坚持到下午时,雪反而越下越大,妻子在家煮了一开水壶的姜丝可乐送了过来。我一边埋怨她跑出来太危险,一边给大家分发热饮。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没有丝毫退缩,因为这是我们的城,我们必须全力守护!
2020年2月18日晚上,我接到公司领导电话:“马场社区需要24小时值守,通宵值班的人手不够……”。“我报名!我去!”我立马答道。我深知此时武汉这座城已经到了抗疫的紧要关头,武汉每日新增的确诊人数依旧在增加,如果不加强防控力度,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马场社区驻守点属于棚户区,没有物业、进出人员复杂。一顶小棚,一套桌椅就是驻守点的全部设施,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会为每一位进出者登记并测量体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2月24日凌晨六点,我和同事刘建华如往常一样在社区值夜班,一个80多岁的婆婆朝我们的驻守点走来,我赶紧迎上去。“这是哪啊?我要回家”,婆婆对我说道。我俩面面相觑,凌晨六点还在大街上逗留,多半是迷路了吧。“婆婆,你家在哪呀?” 我大声的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婆婆还是一脸茫然的望着我们。我意识到老人有听力障碍,立马拨打了110求助,警车5分钟就到达我们的驻守点,把婆婆扶上警车后,警察同志对我们敬了个礼,表示他们定将老人安全送到家,让我们放心。顿时我们通宵值守的疲惫和对老人的担心一扫而空,心里暖暖的。在这段值守的日子里,我们遇到了凌晨上班的医生、护士、交警、保安、外卖小哥、志愿者司机、急救中心接线员……疫情之下,从午夜到天明,大家在各自的一线始终守护着武汉。
马上进入3月中旬了,武汉每日新增的确诊人数已经逐渐减少,方舱医院已经基本关闭,治愈患者逐渐变多,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逐渐在恢复元气。身边的好友有的是医生,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一线;有的是民警,因为工作不幸感染正在隔离治疗。这段时间我们虽无法见面,但仍通过各种方式互相彼此鼓励。此文不仅是我对这段经历的记录,也是对每一个参与到抗疫战斗中的逆行者的致敬,因为大家的付出,我们即将迎来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