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ATTENTION
以特色化专业化服务展金租风采
发布时间:2025-06-25  
信息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60

image.png


金融时报6月25日报道

作为首家注册地在湖北的金融租赁公司,湖北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金租”)经过10年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特色发展模式?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租赁特色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对此,《金融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湖北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建。

《金融时报》记者:自成立以来,湖北金租业务经营保持稳健发展态势,能否介绍一下湖北金租近些年有哪些发展特色或亮点?

汤建:湖北金租成立十年来,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公司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抓实专业化转型,有效做好风险防范,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均衡发展。

通过数据可见公司近些年的增长曲线。十年来,累计实现投放超2000亿元,服务客户12万家。资产总额从2015年的3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711亿元,增长22倍;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0.23亿元提升至2024年末的10.01亿元,增长42倍;净资产从2015年的3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2亿元,增长1.73倍;累计实现利润66亿元,缴纳税款30余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截至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824.40亿元,在相同股东背景的金租公司中稳居前列;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1.01%,拨备率3.31%,拨备覆盖率326.22%,资产质量保持健康水平。

《金融时报》记者:近些年,关于促进金租行业合规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如2024年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进一步引导金租行业回归“融资融物”本源。湖北金租如何适应新的监管要求,不断调整业务布局?

汤建:随着金融租赁行业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何开展战略转型、如何调动战略设计和执行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如何重塑优化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当前金融租赁公司必须要考虑的三道命题。

从2022年起,我们累计举办转型业务研讨会10期,出台了《公司五年战略规划(2024-2028)》,实现从“转不转”到“向哪转”、从“要我转”到“我要转”、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自己的路”、从“领导推动”到“全员行动”的深刻转变。

在转型方向上,公司围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金融租赁公司业务“三张清单”,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明确新能源、交通物流、高端设备三大重点方向,在光伏、储能、小动力电池、新能源环卫车、新能源商用车、船舶、医疗设备等十多个细分赛道进行深耕,持续孵化专业能力,培育市场竞争力。在业务模式方面,公司采取差异化策略,一方面,依托大股东武汉金控集团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推进产融结合,形成租赁物权闭环管理;另一方面,针对中小市场主体和外贸市场,结合客户经营情况和个性化需求逐步推出标准化直租产品。组织架构方面,公司聚焦船舶、车辆等具有天然租赁物属性的标的物,设立专业化部门,筹建SPV项目设备公司,加快专业化营销体系建设。机制保障方面,通过“内培外引”培养专业化人才80余人,在绩效考核中对转型业务进行倾斜,通过尽职免责机制,给予转型业务充足的发展空间。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湖北金租直租业务投放累计近200亿元,实现“从0到1”的突破。截至2025年3月末,直租余额占比16.86%,同比提高8.75个百分点。光伏板块率先向第一个“百亿元板块”迈进,截至2025年3月末,户用光伏累计投放113.15亿元。与此同时,新能源环卫车、船舶、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在探索中破冰,算力、储能、小动力电池、矿山机械、智能制造等赛道也成功试单,转型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湖北金租资产质量保持行业良好水平,请问在风险防控与内控合规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汤建:资产质量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风险防范方面,我们持续压实压紧“三道防线”,一是业务条线主体责任,明确各业务部门负责识别、评估、缓释和监控各自业务领域风险的主体责任,把牢风险防控第一道关;二是内控合规管理责任,紧跟市场及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优化投向指引和准入政策,充分运用大数据风控、建立打分模型等,强化风险监测预警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内部审计监督责任,注重精准审计立项,紧盯重点领域、要害岗位及关键环节,推进审计全覆盖,并将审计整改纳入绩效考核。

《金融时报》记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湖北金租有哪些实践,未来如何持续培育公司的竞争优势?

汤建:湖北金租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租赁力量。截至目前,绿色金融领域累计投放246.32亿元,科技金融领域83.28亿元,养老金融领域18.42亿元,普惠金融领域138.27亿元。

在科技金融方面,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服务机制、专业水平和风控能力建设;在绿色金融方面,重点打造“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形成标准化产品体系;在普惠金融方面,开发期限灵活、手续简便的“设备易租”系列产品;在养老金融方面,重点布局智慧养老社区、适老化改造、康复医疗设备三大场景,开发超长期养老专项融资产品;在数字金融方面,重点建设统一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实现“租前—租中—租后”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打造全场景数据驱动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将数据运营真正转化为赋能业务发展与平台建设的关键。

《金融时报》记者:在践行ESG理念方面,湖北金租做了哪些探索?

汤建:公司积极响应ESG发展理念,将ESG全面融入发展战略与日常运营。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构建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的新模式。通过户用光伏经营性租赁的方式,每年为12万户农户增加收益1.5亿元。在服务“双碳”目标方面,创新“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户用光伏资产达到113亿元,去年生产清洁电力35.2亿度,节约燃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万吨,相当于植树1.5亿棵。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环卫车、公交等车辆更新,累计投放近10亿元,助力建设低碳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公司践行金融为民理念,通过直租模式为襄阳某污水处理厂定制融资方案,采购核心设备并提供选型、安装、运维一体化服务。项目建成后,日处理污水6800吨(达国家一级A标准),惠及5万居民,有效保护了汉江水质。

《金融时报》记者:展望未来,湖北金租将如何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服务“国之大者”?

汤建:下一步,湖北金租将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聚焦武汉“五个中心”建设和湖北“七大战略”,确保湖北省内业务投放占比不低于50%,全力服务湖北支点建设。二是坚定推进业务转型,深耕细作专业化赛道,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锻造核心竞争力,确保2026年新增直租投放占比超过50%。三是在专业化发展中平衡质量、速度与效益,持续优化营销、风控、激励“三优”支撑体系,向规模适中、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中而美”金租公司迈进,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金融租赁力量。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史佳桐 编辑:韩胜杰  )